音响论坛

标题: 点评--------“MT-12N套件机个人口味改装记”参赛作品印象 [打印本页]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6:59
标题: 点评--------“MT-12N套件机个人口味改装记”参赛作品印象
这是2014年我见到的第一款为纪念网站成立十周年的参赛作品------“MT-12N套件个人口味改装机”,制作者是来自四川的网友----“kenny”。

1.jpg (133.5 KB, 下载次数: 209)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00
!!!!!!!!!!!!!

1.jpg (98.98 KB, 下载次数: 177)

1.jpg

2.jpg (118.71 KB, 下载次数: 174)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02
如数清点随机的电子管似乎一切安然无恙。

1.jpg (93.72 KB, 下载次数: 192)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04
然而从包装盒抖落出来的碎玻璃渣却预示着某种不祥之兆。

1.jpg (92.09 KB, 下载次数: 174)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05
机器从网站辗转中,年轻编辑犯了一个错误,原本安放在机器保护罩内的电子管被移至机外,因此在不足五十公里的物流过程中遭挤压而损,所幸破碎的只是一支。

1.jpg (78.97 KB, 下载次数: 176)

1.jpg

2.jpg (111.39 KB, 下载次数: 163)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08
3只ECC88(6DJ8)很漂亮。

1.jpg (136.84 KB, 下载次数: 168)

1.jpg

2.jpg (128.15 KB, 下载次数: 193)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20
黑胶木的9脚转小9脚管座不失别致。

1.jpg (74.24 KB, 下载次数: 177)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22
几天后收到“kenny”再次寄来的一对6BW6,非同寻常之物。

1.jpg (76.59 KB, 下载次数: 183)

1.jpg

2.jpg (74.79 KB, 下载次数: 176)

2.jpg

3.jpg (97.57 KB, 下载次数: 177)

3.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29
其实电子管座和电子管是很难插错的,管脚一旦错位你想插都不可能插得进去。

1.jpg (119 KB, 下载次数: 294)

1.jpg

2.jpg (113.51 KB, 下载次数: 197)

2.jpg

3.jpg (95.55 KB, 下载次数: 289)

3.jpg

4.jpg (90 KB, 下载次数: 178)

4.jpg

5.jpg (104.37 KB, 下载次数: 186)

5.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30
!!!!!!!!!!!!!!

6.jpg (124.58 KB, 下载次数: 157)

6.jpg

7.jpg (153.52 KB, 下载次数: 161)

7.jpg

8.jpg (119.73 KB, 下载次数: 168)

8.jpg

9.jpg (85.36 KB, 下载次数: 187)

9.jpg

10.jpg (117.33 KB, 下载次数: 168)

10.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35
四只6BW6由于管座的增高而视觉上更显得婷婷玉立。

1.jpg (129.26 KB, 下载次数: 143)

1.jpg

2.jpg (115.57 KB, 下载次数: 132)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37
电子管保护罩的高度和6BW6的尺度恰好吻合,天公作美。

1.jpg (123.85 KB, 下载次数: 129)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40
对照图一的厂方原版MT-12N套件机内部结构,可以发现“kenny”网友的参赛作品(图二)具有很多不同之处。

1.jpg (141.61 KB, 下载次数: 149)

1.jpg

2.jpg (180.46 KB, 下载次数: 132)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46
其中,最显而易见的不同是电子管的升级与更改,即电压放大级V1的12AU7(曙光)升级为德国的根德12AU7;倒相级V2、V3的6N1换成英国的ECC88(6DJ8);A1、A2、A3、A4的6P1则升级为英国的6BW6。

1.jpg (109.72 KB, 下载次数: 108)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47
机内的变动十分直观,其中C103、C104、C203、C204四只国产0.22uF音频耦合电容按制作者个人口味换为苏联0.15uF/400V油浸式电容。众所周知,前苏联制造的电容良莠不齐,质量差的很粗声,但有些电容的声音却出乎意料的精美绝伦,乃至于完败很多知名的欧美电容。在众多的苏联电容中,K40Y-9系列当属靓声耦合电容而受到胆迷的推崇。此外,C102、C202也升级为Mcan(MKP)。

1.jpg (124.26 KB, 下载次数: 144)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48
!!!!!!!!!!!!!!!!!!!

2.jpg (112.2 KB, 下载次数: 147)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51
整机的原大环路负反馈180K的电阻R117、R217,制作者作了相应的调整并且各自加并了一只100P电容,此举属校音手段其数值选取往往因电路、胆管工作状态甚至主观对音色的喜好各异而不尽相同,资深胆迷多擅长此道从而具有四两拨千斤功效,理论上可降低方波振铃及令声音更为圆润而避免毛刺感。

1.jpg (173.86 KB, 下载次数: 127)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7:51
!!!!!!!!!!!!!!!!!!!

2.jpg (136.53 KB, 下载次数: 118)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18
对照套件机发现,参赛作品机的另一圈点之处是四只功放管6BW6的帘栅极(9脚)与输出变压器初级绕组G1、G2抽头(图一、图二中引线)之间均各自增加了一只约510欧的电阻。对此,我的理解是∶此电阻的串接相当于在帘栅极振荡回路中施加了一个阻尼,以消耗其振荡能量从而令其Q值下降。

1.jpg (133 KB, 下载次数: 126)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19
!!!!!!!!!!!!!

2.jpg (131.44 KB, 下载次数: 125)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1
此参赛作品特别选用了陶封阻尼二极管来作为屏高压整流,并采用图示仪作精选配对。阻尼二极管类似于高频、高压整流二极管,其特点是具有较低的电压降和较高的工作频率,且能承受较高的反向击穿电压和较大的峰值电流。

1.jpg (119.59 KB, 下载次数: 112)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2
从焊点的收口成形可以判断出制作者的焊接工艺已达娴熟程度。

1.jpg (105.5 KB, 下载次数: 117)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5
整体来说,此机在用料上要比套件机更上一个层次,这种器件素质的大换血再加上关键点调整的施展手法为声音的表现出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制作工艺的完成度较高,走线布局的有条不紊也从另一面展现了制作人的一丝不苟与执著追求。

1.jpg (151.49 KB, 下载次数: 112)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5
!!!!!!!!!!!!!!!!!!!!

2.jpg (125.41 KB, 下载次数: 121)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6
!!!!!!!!!!!!!!!!

3.jpg (140.58 KB, 下载次数: 163)

3.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7
!!!!!!!!!!

4.jpg (152.86 KB, 下载次数: 149)

4.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28
!!!!!!!!!!!!!!!!

5.jpg (143.63 KB, 下载次数: 111)

5.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0
整机的试听就定在本人18平米的客厅里进行,虽然条件十分简陋,但在自己最为熟悉的环境里聆听外来的器材我却最为敏感而能迅速捕捉到它的声音属性

1.jpg (116.41 KB, 下载次数: 97)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1
!!!!!!!!!!!!!!!!

1.jpg (149.09 KB, 下载次数: 100)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2
!!!!!!!!!!!!!!!!!!!!

2.jpg (119.25 KB, 下载次数: 133)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2
!!!!!!!!!!!!!!!

3.jpg (187.03 KB, 下载次数: 137)

3.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6
本帖最后由 杨维中 于 2014-9-1 18:39 编辑

       正式的聆听是在上午进行的,首放第一曲是雨果的少年合唱专辑<<太阳出来喜洋洋>>之“槟榔树下摇网床”,这是一首摇篮曲式歌曲,钢琴伴奏。第一耳的感觉是此机音色十分柔润、细腻,电子管特有的偶次谐音十分丰满,声音表现明显要胜出原版套件机一截。
       6BW6(6P1)的输出功率可以达到2X8W左右,与单端300B相当。不过奇怪的是,人们通常会认为6P1即便是做成推挽机其驱动功率也难免弱不禁风,这或许是因为6P1早年更多用于电子管收音机而小视的缘故吧。JBL4312A的灵敏度为90dB,但很多人都认为这款入门监听音箱并不太好侍候而一定要用大功率功放来推。不过就我的试听感觉而言,此参赛机推4312A虽然在系统最佳搭配上显得驱动功率稍小了一点,但也并非想象的那般脚软乏力。实际状况是,我用低频效果浓郁的低音贝司演奏专辑来播放第五曲,当音量旋到两点钟刻度时,这张被俗称之为“牛筋四人帮”的倍大提琴竟然还是很给力的,充满弹跳力的低音琴弦拨动频率振动同样能让人产生明显的胸腔共鸣感。

       和笔者自制的6L6推挽机作AB比较,参赛机的声音明显具有更为清澄、透明、纤细的特征,低频端的成分虽不是特别浓郁(这和4312A的12寸低音单元采用风琴边而低音收得很紧也有关联),但不失内敛而具有线条感。此外,尽管4312A的钛膜高音单元很容易暴露出前端信号放大后的高频脉冲尖峰,这也是本人很在意的一点,算是埋下的一个伏笔,但在反复重放认真感受童声合唱中的高音上昂段落时,该机的上限频率依然能保持电子管的圆润、顺耳特质,我所担心的高音开叉、瞬态失真毛刺感现象并没有发生。
       总体而言,这款按个人口味改装的套件机在制作上是成功的,其成功之处在于制作人善于把握对整机电路声音表现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的调校 ,这也是胆机Diy中的最大奥妙与乐趣之所在,从而值得肯定及庆贺。


1.jpg (172.74 KB, 下载次数: 108)

1.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39
!!!!!!!!!!!!!!!!!

2.jpg (130.17 KB, 下载次数: 134)

2.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40
!!!!!!!!!!!!!!!

3.jpg (140.18 KB, 下载次数: 186)

3.jpg

作者: 杨维中    时间: 2014-9-1 18:40
此机日后还有可升级之处,待整机发回后慢慢折腾吧。

作者: 月亮升    时间: 2014-9-2 15:37

荷花6.jpg (179.55 KB, 下载次数: 145)

荷花6.jpg

作者: wangwang    时间: 2014-9-2 17:36
杨维中 发表于 2014-9-1 18:40
此机日后还有可升级之处,待整机发回后慢慢折腾吧。

线路公正!!
作者: 月亮升    时间: 2014-9-4 23:35





欢迎光临 音响论坛 (http://bbs.gzhif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