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标题: 美国雅迪克1006“穷人的劳斯莱斯” [打印本页]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9-22 11:56
标题: 美国雅迪克1006“穷人的劳斯莱斯”
Acoustech labs,中文译:雅迪克,纯美国品牌,多次在《音响世界》等知名HIFI杂志中榜上有名,绝非假洋鬼子之流,雅迪克官方网站:http://www.acoustechlabs.com/acoustech.htm
型号Acoustech Labs Reference s-1006,低音10寸,这箱有具体的评论,在<音响世界>有(不记得是哪一期了)
参考系列,最高级的系列了,而这对箱更是这个系列的次旗舰,成色很好,十寸低音,声音实在是棒,我自己有听


这款次旗舰和旗舰无论外形,设计,单元都是完全一样的,绝对震撼






上一期我们介绍过的HBX的W-363音箱,有位山东的读者反映,质疑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便宜产品进行评论?藉此机会我想向读者作一些说明.首先,音响器材虽然有价格高低之分,却没有贫贱富贵之别,我们也一再强调:Hi-End不等于Hi-Price的观念,只要这个牌子不走仿冒伪劣的快捷方式,真正有自己的特色与品味,即便一对音箱只卖一千元,我仍然愿意推荐。另外,杂志的功能之一是增长见闻,所以每期我们都会安排一些高价主品让大家过过瘾,这就好像在汽车杂志上介绍法拉利跑车,没几个人买得起,但总能做做梦吧。话说回来,汽车杂志必须有大众汽车的信息,提供读者消费时的参考,我们也随时注意物超所值的产品,它们才是市场上的主力。标准高低 在我们接受广告宣传或进行文字报导之前,基于上述理由,都会对产品先进行了解,否则让读者吃亏就不好了,这是身为媒体应尽的责任之一。我曾和几位业者谈过,他们对时下一些所谓的音响写手颇有微词,一则是他们所使用的器材,所使用的空间环境并不理想,最后却能斩钉截铁地下结论,这种结果让人捏把冷汗。再来是有些写手的音响资历不够长,见识过的器材也有限,同样他们的认知就较难让人信服。这些情况在“新音响”依然存在,因为国内的发烧音响起步也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有一道巨大的鸿沟难以突破。 我们积极地安排写手接受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接触更多好器材,听到不同风格的声音,以后在下笔时自然更有分寸。过去我也认为,面对低价位的产品可以用很高级的器材搭配,这样才能挖掘出它所有的潜力。某位国产业者拿来一对自制音箱,他很客气的表示恐怕声音表现还不够成熟,正好我们有一套以奇CD-777CD机加上Krell前后级功放的组合,于是搭配来试听,结果相当不错,我替这位前辈加油打气,告诉他虽然搭配的器材与他的音箱售价极不相称,但透过这些公认的好器材验证,说明了这对音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位前辈却说:一般消费者购买中低价位的国产音箱,多半会选择售价几千元的国产功放搭配,部分国产功放有较强烈的个性,设计者必须加以考虑,真正中性无染的产品不一定好听。一语惊醒梦中人,没错用十万元的功放推动五千元的音箱,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效果超卓,问题是广大的读者能否体验到呢?为此,写这篇文章时,我特别找来价格比较合适的Cary CD-308CD机与清华大学G&W TW-2008X 合并功放搭配,如果用这个等级的器材也能让HBX欢愉歌唱,换上德国Accustic Ars Preamp-1/AMP的前后级就更没问题了。 方弘毅兄在上一篇介绍HBX的文章中,约略介绍过HBX这家公司的背景,位于美国加州的HBX公司早于六十年代就成立了,虽然名气不是很响亮,八十年代还曾登上美国最大的Audio杂志封面。过去HBX的中国总代理商为北京的川鼎公司,这家公司不知目前情况如何,看到他们过去努力推广的纪录,心理还是挺佩服的。 老实说,HBX要在当前的音响市场取得亮丽耀眼的成绩,还需要更多的投入与推广,因为它不是靠外观吃饭的,必须让消费者有机会亲耳聆听了HBX的声音,才会喜欢进而购买。一些朋友来到试音室,都说HBX喇叭听起来很舒服,但看到朴实无华的造型与加工不甚精致的外观,都忍不住的问:这是哪里生产的?我据实以告,据个人了解是在美国生产的,因为多数国产木箱制作水平都比HBX还高,在中国要故意把音箱做得很粗糙一还真是不容易呢。 究竟是不是进口产品一定比国产品好呢?不一定,到荷兰访问线材专家范登豪先生时,连他都承认未来的音响会走向生产中国化的道路,因为中国有充沛那价廉价的劳动力,而技术又日日增进。在广州郊区的番禺,几家规模甚大的林箱厂足以让人大开眼界,许多世界知名的音箱实际都是在这里生产的。HBX的老板最近也准备在中国转投资其它生意,是否将来会把音箱生产线移到中国不得而知,我想说的是国内发烧友不必妄自划菲薄,哪里做的并不重要,我们花钱买的是品质与声音表现,不是吗?不知该从何说起第一次看到HBX Reference 1006喇叭,还真的不知该如何来形容它。方正的造型,普通的木皮外饰,MDF板黏接处并没有修整得很漂亮,背后的低音反射孔居然还有点刮手,难怪大家会猜测HBX来自何处,没错,你看过世界最大的家具连锁商IKTA所贩售的产品吗?他们很便宜,造型也很潮流,不过木工就是类似HBX这种层次,美国人的不拘小节个性从HBX单元喇叭显露无遗。如果你在乎的是亮丽抢眼的外观,这篇文章就不必看下去了,我只邀请注重声音韵味,真心喜欢音乐的朋友留下来。 Reference 1006使用1寸铁液冷却高音与2寸中音,都是PU塑料振膜,12寸的低音为云母与PP混合振膜,前障板贴满一层产自澳洲的软木,与红酒瓶盖上的软木塞属于同种材质,但一大片的软木反倒不多见,纹路也相当瑰丽。软木的作用在于吸音,我们看过以羊毛毡,以皮革(如意大利世霸)覆盖在前障板,目的都是要吸收一部分高音单元的扩散波,这可使得音场更清楚,定位更明确。软木能吸收哪些频率我不太清楚,由于不像羊毛毡那么细柔,应该对中高音都会起作用。这对音箱的分频点为2.5KHz与8KHz,又是一项不知从何说起的特殊设计。人耳最敏感的区域大概在2000Hz-5000Hz这一重要的中频带,我在评论芬兰Amphion嗽叭时说过,人耳频率响应是不平坦的,对高音强度的耐力较差,对低音又不敏感,而中频带有一点小小的变化就能分辨出来,多数音箱设计都免不了分频网络,让高音往高音单元走,低音讯号给低音单元,分频点通常落在2500Hz-4000Hz之间。分频点有斜率的问题,高低音这间会产生重叠,也容易有相位失真,最好的方式是让分频点远离中频带。以中音为准那为什么大家不做呢?如果是二音路二单元设计,分频点低于2KHz,表示高音单元要负责多数中音重播,要得承受大功率,单元本身的失真在所难免。如果把分频点移到5KHz以上,高音单元固然轻松了,却同时苦了低音单元,它要播放鼓声的动态,还得兼顾小提琴的鸣响,真的太难了。三音路设计可解决一部分问题,但分频点仍会落在敏感的中频带。 Reference 1006强调中音的完整性与重要性,因此努力把分频点移到较不影响的8KHz高音域,低音单元负责5KHz以下的声音。严格讲起来, 让12寸的单元发出2.5KHz的讯号仍然吃力,年纪大一点的人说不定8KHz以上的声音都听见了,这对音箱真正的主角是2寸的软凸盆中音与12寸的云母复合材料低音。多数中音单元都是内凹锥盆式,HBX的半球状中音意在获得更好的扩散性,软PU振膜看起来并没什么特殊,与高音相同材质则能起到音色一致的作用。低音单元要有足够的能量与冲程,振膜的质量很重要,老式纸盆的音色讨人喜欢,用在中音却嫌质量过重而反应迟缓,新式金属或其它复合材料振膜速度快,但又失去温暖舒畅的感觉。HBX以云母加上其它材料构成的低音振摸,让它能在低音与中音二方面都适用,有灵敏的瞬态,也有坚固的动能。另外一对Reference 1002连1寸高音都使用云母振膜,说不定高音的表现会更好一些。请别误解方弘毅介绍HBX W-363时说设计师想求得最饱满丰富的中频效果,因此那对音箱居然用12寸或8寸单元来播放最重要的2KHz-5KHz中音域,中音想不好都很难。我第一次听到Reference 1006时也被无比饱满丰厚中音吓了一跳,略为暗哑的高音让人以为是经典的AR.3a老喇叭又复活了。从厂方以B&K测试仪量测的数据来看,似乎又不是那回事。数据上说从200Hz到2KHz之间频响很平直,在分频点的2.5KHz这生开始衰减,这对音箱的极高频响应并不强调,没错,中频仍然是HBX的重点。再看另一个图,Reference 1006的总谐波失真在200Hz处为0.77%,到了1KHz处为1%,算是很优越了,也说明了那只云母与PP混合振膜的低音相当不错。这样的声音会太暗吗?这个月我还试听德国Elacspiritof Music乐魂与Ensemble Figura二对音箱,前者有4Pi蘑菇头超高音,后者本身就天生丽质,听完它们再接上HBX Referecne 1006,的确有拉上薄纱窗帘的感觉,音场前面多了一层雾,细节呈现少了一现,空气感也不那么抢眼。不过第二天开机后让它唱个一小时,欣赏Joe van Immerseel弹奏十七世纪作曲家Hans Ruckers的大键琴作品,清脆悠扬的琴声撩人遐思,大键琴不单是铿锵亮丽,还有难得的木头韵味,听着听着真的着迷了,不,如果纯粹只是要享受音乐,HBX Reference 1006一点都不会太暗,反而它的内敛高音非常耐听,另一张由荷兰广播室内管弦乐团伴奏,女竖琴家Godelieve Schrama演奏的海顿协奏曲,SACD录音捕捉到和谐柔美的音色,竖琴颗粒浑圆通透晶莹,在二对参考音箱上听起来竖琴激起的空气感与广阔空间效果更明确,但整体平衡性,弦乐群的磨擦质感,以及音乐感染力,却是HBX占了上风,HBX的优点在于中音域宽大松容,大音量时毫不紧绷压缩,小音量时依旧有轻盈清晰的低音。不要摇滚并非HBX Reference 1006无法播放流行音乐,粱静茹的《勇气》大概不会有人说是发烧录音,没想到柔柔的、松松的感觉好听极了。人声温暖丰腴,鼓声庞大有形,讨厌的合成器也变得悦耳起来。不像某些Hi-End音响面对流行音乐会见光死,HBX Referecne 1006真的很好听,只是我觉得不太真实而已。再说这对音箱的速度感不快,低音的凝聚力较松散,动态与冲击力也都属于温和类型,拿来唱摇滚乐太斯文了。人声是HBX Referecne的强项,日本演歌天王五木宏纪念木材好夫的专辑,或者XRCD版罗时丰《唱歌的人》,我几乎敢拍胸脯说,价格再贵上几倍的音箱都很难找到那种丰厚感与黏滞有韵味的效果。的确HBX Referecne1006没有清澈的透明度,钹声与三角铁也不够鲜亮(不过你一定听得到),音场也得仔细摆位才能层次井然,但我觉得在完整的中频这前,那些都可以忘记。我没有使用昂贵的Accusti Arts Preamp-1/AMPⅡ前后级为标准,推动HBX的只是清华大学G&W合并机,这应该有说服力吧。使用Reference 1006时与W-363一样,先记得把面网取下,然后准备个5-10公分左右的脚架。这种高度的脚架不容易找,代理商送来一个厚重的木架搭配,用砖块也不错,总之要让高音单元的高度与聆听位置耳朵齐高,较能获得精确线性的高频响应。如果还嫌HBX的味道不够浓稠,不妨以胆机推动,它的阻抗变化并不大,想让它清快一些,Audio Refinement是不错的选择。有机会买了HBX,最需要调整的是你的心态、放松、深呼吸,然后泡浸到音乐旋律中,这样就够了。

有网罩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9-25 13:43
有意来电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9-27 17:42
有意来电吧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9-30 01:16
有意来电吧~~~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9-30 22:20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5-12-31 22:47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6-1-2 00:33
有意来电吧
作者: 永远VS永恒    时间: 2016-1-4 16:57
(已出,封贴)




欢迎光临 音响论坛 (http://bbs.gzhif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