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肇庆蓝典西湖行

[复制链接]

4

主题

9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4:33:4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有幸受深圳蓝典音响公司罗总邀请,到肇庆欣赏蓝典用户Y先生的大西湖系统。
  是因有次在蓝典听音室欣赏音乐时,听罗总提起过国内许多西湖用户也在使用蓝典的解码和功放。不由心生疑惑,这么小小的一个东西,能把西湖伺候好?罗总笑着掏出手机,把使用蓝典功放驱动西湖喇叭的许多案例图片,一张张翻给我看,其中Y先生使用的竟是双15吋的大单元。
  深圳驱车
2个半钟,就到了肇庆“六祖寺”旁,Y先生自建的一处山庄,深幽、宁静、空气清新、花香鸟语。让钢筋水泥里过来的我们很羡慕:Y先生好缘分!懂佛理的人,应该知道这样的地方,气场都会不一般。
      Y先生气宇轩昂、年轻有为。山庄正在扩建,西湖大喇叭,只好先委屈在一间约25平米的房间内,好在屋子里的物件、摆设等处理的还不错,不太会造成驻波等不良音效。
      Y先生暂时使用一部“PHILIPSlhh800CD机当转盘,接上蓝典自主研制的解码器和放大器,就摆在地上一块德国FE高级垫板上。器材架上一对“宝达”前后级已闲置许久,MSB解码也出掉了。放大器三围大概只有400*300*60mm,据罗总介绍仅是AB120W,无论是身材还是数据,都让人很纳闷。当然,纳闷的不仅仅是我,连西湖老板Tom Hidley都很纳闷。
  进门时,音乐已经在响,是一盘
87版《红楼梦》歌曲,人声配古琴,至简至深,如空谷莺啼、曲泉咽呜,暗赞Y先生格贵调高。
  刚想到“泉”,泉就真的来了,意念是多么的奇妙!Y先生请人打来后山的泉水,煮起茶来。
  嗯~,甘甜滑润,两颊生津,尘气一扫而光。

西湖的双15吋大单元,以前也听过几次,有用美国“宝达”前后级推的,也有用法国“渣得士”顶班前后级推的,但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当然,感觉“不对劲”的因素有非常多,我们这里仅讲喇叭和功放搭配的“不对劲”,不是不够力,就是控制的不够精准,就像一部法拉利,给它安了一个2.0发动机,或者发动机是够力了但刹车盘又不够大。
  在欣赏的过程我们先后听了
  蔡琴——《机遇》
      Eagles——《HotelCalifornia
  阎学敏——《天下第一鼓》
  霍洛维茨——《霍洛维茨在莫斯科》
  谢林——《谢林演奏克莱斯勒》
  斯塔克——《巴赫无伴奏大提琴》
  多拉蒂——《斯特拉文斯基--火鸟》  。。。。。。

播放蔡琴《机遇》,钢琴声清脆且厚实,有的系统容易把这段钢琴表现得太单薄,过于金属味;声音的纵深度,空间回旋感好,声音并不仅是平面的、直线的;音场背景很黑,蛙鸣声前后忽现并不单调平板;人声的清晰度、口型、位置等皆上佳。
  《Hotel California》前面一段吉他独奏,更加展现了西湖喇叭的长处:磁性、结实、有层次,指头、指甲拨过琴弦的质感,很敦厚,过渡细腻,整片音符的排列、叠加清晰有序,并不含糊。
  《天下第一鼓》自然是考验系统低频控制力的好音源。的确,要把两边共415吋大喇叭的风琴布边精准扯住,是需要很深的功夫。今天这鼓打正好,形态精准,结实有力,就连鼓皮在震动时轻微拍打木桶鼓边的极小的“啪啪啪”声,都精确表现出来了。音乐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比如贝多芬、肖邦、德彪西,都各不相同。而这单一的鼓声呢,可能所能表达的内涵要稍微少一点,但是,一套优秀的系统,能让人觉得“就算仅仅是‘声响’,都很好听,享受其中,百听不厌。”
  。。。。。。



34771954719427[1].jpg (197.33 KB, 下载次数: 81)

34771954719427[1].jpg

34771961023327[1].jpg (202.8 KB, 下载次数: 71)

34771961023327[1].jpg

35304309417320[1].jpg (171.56 KB, 下载次数: 83)

35304309417320[1].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9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27 14:36:51 | 只看该作者
《霍洛维茨在莫斯科》中斯克里亚宾一段,老霍霸悍无比的指下,那水银泻利的琴声,也是很难表现的,西湖单元的优秀之处在于它敲出来的每一键都是有质感的,虽是电光火石,但在放大器的从容驱动下,它们有序、毫无压迫的铺排出来。
  霍洛维茨经常演绎的作曲家:莫扎特、斯卡拉蒂、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等,实际上跟他一样,都是性情中人,天真绚烂。里赫特弹巴赫、贝多芬,则是静穆幽深。这便是古典音乐“三重创作”之说的妙处,作曲家、演奏家、爱乐者三者合一,才是最妙之境。我们有幸在一套称职的系统上进行这样的“三重创作”,实在是绝妙无比:钢琴的形体准确,高低音的位置感清晰,说简单点就是老霍在你面前演奏。
  。。。。。。
谢林演绎的克莱斯勒,也为世人所崇。我曾把谢林喻为“白马少年,风姿翩翩”,如那曹子建,如那赵子龙。克莱斯勒的小提琴作品,也不若贝多芬那么苍厚,不若布鲁赫那么凝重,这“前两重创作”也是绝配。今天谢林的琴,如子龙的银枪,划破长空,那种质感、那种肌理,琴弓擦过琴弦的一点“沙沙”尾音,非常精妙。许多系统播放出来的谢林容易显得薄、干、平、冷,高频控制不住,就像写毛笔字时露锋太多,精气神全都流散了一样。

  斯塔克的巴赫,则是一位孤独的沉思者、虔诚的祷告者。你仿佛能看到:琴弓缓缓运过,弦马处松香粉在空气中弥散开来。表现这个场景,西湖喇叭是得心应手。
。。。。。。

播放水星名盘《多拉蒂:斯特拉文斯基火鸟》,动态、场景最大的一段时,稍显混乱,无奈,空间局限性太大,如果有间50平方米以上的房间,那该多好。Y先生热情邀请我们半年后再来,到时候新听音室建好,这对西湖喇叭就可以大展拳脚了,CD机要更新,旁边这个STUDER A80开盘机也要派上用场,开盘带的素质还是要比CD高出不少,蓝典为Y先生专门研制的电源处理器也很快完成。
  非常期待呀!  。。。。。。


6409492116488[1].jpg (227.04 KB, 下载次数: 70)

6409492116488[1].jpg

36620376617937[1].jpg (249.56 KB, 下载次数: 78)

36620376617937[1].jpg

36620382929279[1].jpg (181.06 KB, 下载次数: 68)

36620382929279[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音响贵族网 ( 粤ICP备17116076号

GMT+8, 2024-6-14 13: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