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寒雨勿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几乎消失了的爱情方式

[复制链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4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47:03 | 只看该作者
歌名:三年
歌手:费玉清

电影“一夜风流”歌曲
作词:李隽清 作曲:姚敏
想得我肠儿寸断 望得我眼儿欲穿
好容易望到了你回来 算算已三年
想不到才相见 别离又在明天
这一回你去了几时来 难道又三年
左三年 右三年 这一生见面有几天
横三年 竖三年 还不如不见面
明明不能留恋  偏要搜索苦苦缠绵
为什麽放不下这条心 情愿受熬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47:38 | 只看该作者
寒雨勿语 发表于 2015-10-31 22:47
歌名:三年
歌手:费玉清

等待三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50:03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有些人三天已经变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53:24 | 只看该作者
亦称“ 官媒婆 ”。
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媒氏、媒互人等,最早出现在西周。据《周礼·地官·媒氏》记载:“媒氏掌万民之判(即婚配)”,“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看来,媒氏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掌握全国男女的姓名和出生时间,督促适龄男女结婚。《管子·入国篇》中这样描述春秋战国时代的官媒:“凡国皆有掌媒。丈夫无妻曰鳏,妇人无夫曰寡。
取鳏寡而合和之,予田宅而家室之,此之谓合独。”可见当时的官媒,除了为年轻人安排嫁娶外,还要帮助鳏夫寡妇重新组织家庭,并整合他们的财产。自秦至清,官媒的权力仍然很大。私媒则是我们熟悉的媒婆形象,但古时私媒做成的婚姻也还是要到官媒处登记,接受官媒的监督,才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54:50 | 只看该作者
指腹为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55:2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方式也少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2:57:21 | 只看该作者
寒雨勿语 发表于 2015-10-31 22:53
亦称“ 官媒婆 ”。
官媒是代表政府行男女婚姻之事的机构,即官方的婚姻介绍所。官方的媒人,古代称作媒官 ...

现在钱媒更比这种方式有用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1 23:41:47 | 只看该作者


古代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昏义》。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

一、纳采
六礼之首礼。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之礼”。《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后世纳采仪式基本循周制,而礼物另有规定。

二、问名
六礼中第二礼。即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士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三、纳吉
   六礼中第三礼。是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古时,纳吉也要行奠雁礼。郑玄注:“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婚姻之事于是定。”

四、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六礼中第四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礼记·昏义》孔颖达疏:“纳征者,纳聘财也。征,成也。先纳聘财而后婚成。”男方是在纳吉得知女方允婚后才可行纳征礼的,行纳征礼不用雁,是六礼唯一不用雁的礼仪,可见古人义礼之分明。历代纳征的礼物各有定制,民间多用首饰、细帛等项为女行聘,谓之纳币,后演变为财礼。

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六礼中第五礼。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仪礼·士昏礼》:“请期用雁,主人辞,宾许告期,如纳征礼。”请期仪式历代相同,即男家派使进去女家请期,送礼,然后致辞,说明所定婚期,女父表示接受,最后使者返回复命。

六、亲迎
又称迎亲。六礼中第六礼。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大雅·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带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傧相赞引拜其岳父母以及诸亲。岳家为加双花披红作交文,御轮三周,先归。新娘由其兄长等用锦衾裹抱至轿内。轿起,女家亲属数人伴送,称“送亲”,新郎在家迎侯。

聘娶六礼中,雁是最重要的礼品。后汉班固在《白虎通·嫁娶》对用雁作为礼品作了解释:“《礼》曰:女子十五许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以雁为贽。纳征用玄熏,故不用雁也。贽用雁者,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古人以雁为礼,一取雁是候鸟,每年秋分时节南去,春分时节北返,来往有时,从不失信。喻男女婚前互守信约,婚后夫妻坚贞不渝。二取雁是随阳之鸟,喻妇人出嫁从夫;三取雁行有序,飞时成行,止时成列,迁徙中老壮雁率前引导,幼弱雁尾随跟紧,井然不紊,喻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由于雁是飞禽,很难捕捉,后人以鹅代雁,谓之“雁鹅”。

经过此“六礼”,婚姻正式成立。如此复杂漫长的过程,都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中牵引,而真正结婚的男女双方都未直接参与,只有在结婚完成之后才见对方模样。如此玄妙的结合,是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男女之间的姻缘,要经过媒人的物色,经过生辰八字批合吉凶,就仿佛两个今生素不相识的人,不知经过几世的修缘,今生在出生之时,就以定下姻缘,共度一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746

帖子

19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912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6 22:56:56 | 只看该作者
寒雨勿语 发表于 2015-10-31 23:41
古代婚姻礼仪
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一 ...

老一套变古董婚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音响贵族网 ( 粤ICP备17116076号

GMT+8, 2024-6-1 21: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