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美学中,最高境界是“自然”、“化境”、“浑若天成”。。。。。。
是“真”,是“无”。。。。。。
“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万有”的总和。
音响是什么?什么是高境界的HI-FI音响器材?
在深圳蓝典音响的听音室里,经过数月时间的煲练后,我终于听到自认为高境界的音响设备,那就是“无”——音响不见了,只剩下音乐。
这样一种恬淡而恒久的喜悦,实在是太美妙了,甚至令人感动。就如故友重逢,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此间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也。
演示的音响设备,简单得令人吃惊,全部都是蓝典自主研发的产品:
监听1号书架箱
Hi-Fi A2放大器民用版
蓝光4K高清数字播放器
DAC-3解码器
蓝典自配电源、线材
在3个多小时的聆听时间里,我们先后听了国内外各种录音,结论就是:自然,精准,完全还原了录音的本来面貌。对于我这样喜欢听音乐的乐迷来说,自然是比较认可外国制作的、古典音乐为主的录音了,另外还有一部分小规模现场演唱的流行音乐。因为我认为这种录音比较真实,后期制作成分较少,可以品味的东西较多,拿来评价音响设备也较为客观。
其中较有印象的一张专辑是《柏林之声---奔驰的美声-极品音响精选2014》,此碟不在市场上流通贩售,获取方式只有在台湾购买奔驰或者柏林之声的客户才获增一张。
在播放第4首:A Poet Gazes on the Moon / Love is Everywhere( Delos DE 3407,tr.3 )的时候,现场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安静下来,空间中只剩下透明、磁性的男高音在回旋。
他就像我们之间的一员,站在你前方演唱一样,实在是太美妙了。
说实话写音乐听感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语言、文字,在音乐面前实在是太贫乏了,尤其在这样一套音响设备所表现出来的音乐。真有点让人感慨,在这个日趋浮躁茫然的时代,还有如此这般让人欣喜宝贵的东西。
无论是播放人声,钢琴、小提琴、管乐、击打乐器,无论是精巧的小作品,还是庞大的协奏曲、交响乐,这套设备都表现的精准而从容。当然,在播放类似《天下第一鼓》这样的作品时,会由于小书架箱的喇叭口径、箱体体积所限,无法达到发烧友所津津乐道的“量感”等指标,但鉴于本人已“退烧”,对这样的指标并不太在意。
在播放Carol Kidd,Sarah Mclachlan,Bryan Adams等实力歌手的小型现场录音,表现太棒了!那真叫一个“活生生”。又一次深刻体会人声,是最难表现的,它对准确度的要求最高。这非常好理解,因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人声比乐器声要熟悉的多。我强调了“小型现场”,因为观众较少,比较安静,录音的准确性高、信息量大,唇齿的一点细微运动,都能捕捉得到。
国内的一些发烧碟,可能为了追求效益、迎合听众喜好,往往后期制作成分较重,这套音响设备也一五一十的表现出录音的真实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就像深圳蓝典的许多用户一样,由最初的怀疑、试探,到最后的心悦诚服,纷纷把手头的大块头,什么贵丰、马克、宝达转手,有些大烧光是线材就淘汰了上百万元,转而用上蓝典那一个个小小的设备。这还真是让我有点疑惑,在交谈中得知蓝点公司研发团队近20年坚持不懈的追求、努力,深为感动赞叹。
蓝典团队原来也是一小群发烧友,使用过许多国内外品牌名机。只是他们比一般发烧友更“烧”,更执着。在发烧路上,对那些动辄上百斤、几十万元的高级设备,发出来的声音却大多数不能让人满意深表怀疑,难道没有更好的方案吗?难道我们爱乐者、音响爱好者就只能在这个水平上瞎折腾吗?这中间到底是什么环节有问题呢?
实际上,绝大多数发烧友,并没有相应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音乐的理解、声音准确性的判断能力也一般,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他一套高级设备,可能大多变成了一道难题,是一匹难以驾驭的野马。
在音响器材的各个环节:音源、放大器、扬声器、电源处理器、线材,是一个整体,就像水桶原理,装水量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板,任何一个小环节做得不够好,都影响了音响的表现效果。蓝典公司研发团队首先牢牢抓住“整体性”,优秀的音响效果是一个整体!所以,蓝典的所有设备全部都是自己研发,蓝典音响向用户提供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而不仅仅是销售某个产品。
其次是决不妥协,精益求精的“发烧”精神。据介绍,就一个“高清数字播放器M3”就开发了近2年时间,最顶尖的设计师,中间做出了无数方案,调了再调,试了再试,绝不马虎应市。亲民价仅千把元,其音质水准远胜市场上万元级别的CD机。
对于许多JBL66000、JBL67000,西湖TOWER、BBSM15、TM3系列用户,纷纷使用蓝典那小小的放大器,我仍然深感疑惑,蓝典介绍了产品研发的主要思路,那就是效率,别看这小小的东西,瞬态最大电流能达到35安,驱动任何喇叭单元都没问题。
还有蓝典DAC-3解码器,美国DTS评审官员仔细聆听之后,赞不绝口,这个小小的DAC,素质不输美国莱斯康10万元级别的前级,毫不犹豫的把DTS中国地区唯一授权颁给了蓝典公司。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20年的苦心锻造,蓝典公司夯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而也就走上了稳健的道路,这在困难重重的HI-FI音响器材界,实属难得,此乃发烧友、爱乐者之福音,我们终于可以安下心来听音乐了。
蓝典的理念,就是“让音乐感动您”,“为用户创造核心价值”。而有了广大发烧友、爱乐者的认同与支持,蓝典公司的发展,也必定恒远。
|
|